目前几乎所有的医院开展医疗活动都离不开信息化的建设和支持,如果没有了信息化,医院的业务可能都无法开展下去。医院信息化的发展主要通过三个阶段进行演进,分别是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和医疗智慧化三个阶段。从基础架构上看,每个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技术路线和特点。
01
各阶段特点
医院信息化发展阶段主要的技术演进路线如下:
在管理信息化阶段,主要是HIS系统建设为主,实现对医院挂号、收费、出入院、药品和收费的管理。
HIS系统早期的建设主要以单机系统为主。几台PC机就可以组建全院的信息化系统,操作系统主要以 DOS/Windows+单机数据库为主,相对比较简单。后来随着医院信息化和IT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始大规模采购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组建“竖井式”的IT基础架构。
在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体现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业务系统。主要包括电子病历(EMR)、影像系统(PACS)、化验系统(LIS)和手麻系统等等。
在这一阶段,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云计算帮助医院实现了基础设施的整合和利用,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将全院的信息化系统部署在一套私有云系统里。不但避免了“竖井式”的IT基础架构,同时也减少了医院信息中心技术人员的运维和管理的工作量。
医疗智慧化阶段。随着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不断完善,医疗系统也变得更加智能。在这一阶段,医院的数据通过集成和CDR等平台实现了整合、标准化处理和互联互通。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医院的信息化变成智能化。数据的共享进一步提升区域医疗系统之间的信息化水平,有效解决了患者看病难和看病贵等问题,显著的提高了人民健康生活水平。
02
医院信息化建设能力滞后
2019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明确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进行分级评估。
最高级是5级“要求患者在一定区域内的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居家产生的医疗健康信息能够互联互通,医院能够联合其他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精准化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 ” 。从这个标准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一定是向着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目标进行前进的。
但是目前大部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能力还严重滞后,普遍存在信息化孤岛、业务互通和信息共享不足等严重问题。例如门诊、住院诊疗信息无法有效共享、联动和流程问题。医疗与护理协同,医疗与医技,医疗与手术,护理与药房、急诊与门诊等存在诸多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问题。医院诊疗数据信息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没有围绕临床进行业务的有效整合,大数据和 AI 技术由于基础数据原因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难以提升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影响患者就医体验。
为了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智慧化能力,需要对信息化系统进行演进,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演进建设模式:
以集成平台为主的建设模式
一体化建设模式
以HIS系统升级改造为主的建设模式
03
医院信息化发展方向
在不久的将来,医院内部的各类信息系统都将做出调整,以适应新兴技术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应用的需求。
以智慧医院为代表的信息化建设是未来医院的发展方向。受疫情、人工智能和 5G 等多种因素的影像,医院的信息系统特别是HIS将迎来重大更新和升级,基于国家卫健委《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 》,将持续推动医疗智慧化发展。
医院的信息发展除了政策性驱动,更多的医院自身驱动性因素明显增加。各大医院为了更好为了患者提供服务,响应国家 “ 十三五 ” 期间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不断开展智慧医院建设,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医院信息化数据全面实现互联互通。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是建设智慧医院的基础,只有实现患者在一定区域内的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居家产生的医疗健康信息能够互联互通,才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例如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和互联网医院等都可以让患者便利的享受医疗服务,还可以降低疫情期间的感染风险 。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从核心业务系统开始,对核心系统进行演进和建设并实现全院业务一体化。
04
总 结
随着信息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信息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不断完善,个人数据管理使用的法制不断健全,信息化将深刻地重塑医疗技术、服务模式、就医行为和医院形态,赋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信息化将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健康生活需要。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上一篇:中国AI医院信息化行业前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