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2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己达2.8亿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议题。这既是挑战,也有机遇。
在市场端,针对老年人在养老方面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养老服务行业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关于“变老”的概念,或许不单是年龄和容貌的变化,养老的内涵和形式也在不断重塑。“银发”一族对养老服务的愿景从“老有所依、老有所养”,逐渐转变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也对当下养老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智慧养老,养老新体验
所谓智慧养老(lntelligent Senior Care)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平台和传感网系统,对居住在家里、社区和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集“医养康护乐”为一体的智能化、低成本、个性化的便捷养老服务。充分利用科技为养老赋能,这是对社会化养老的有益探索和创新。(资料来源:童潇、郑先平、王军永等,2023,《我国智慧养老服务发展的现状、困境及对策》,卫生软科学37(07):30-33.)
近年来,我国智慧养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开始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一方面,对于老年人来说,智慧养老能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和幸福,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健康管理平台、智能家居等设备,实时监测和分析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提供及时的预警和干预,增强老年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智慧养老聚焦老年人“触网”的痛点、难点,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在线教育等多渠道,拓展老人融入科技时代的渠道和学习资源,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需求。
另一方面,对于社会来说,智慧养老有利于缓解养老资源的不足和不均衡。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实现养老服务的远程化、个性化和智能化,提高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但从目前养老实践来看,养老服务在社区、养老机构等场所已经有了初步应用,但仍存在改进空间。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来看,智慧养老产品功能繁复、更新迭代速度快,老年人对功能复杂的智慧养老产品的学习能力偏低,在使用时存在严重的“科技鸿沟”,并且我国老年人受收入水平的限制与勤俭节约消费理念的影响,对昂贵的高端智慧养老服务及产品价格接受程度较低。
从服务供给侧看,智慧养老涵盖的服务内容和产品虽种类繁多,但存在“重技术、轻需求”现象产品的多功能堆叠反而为老年人的顺利使用增添难度。
智慧养老,有哪些新场景?
以上海市的智慧养老为例,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由点到面的推广升级,整合街道养老服务资源,引领智慧养老产业新发展。
智慧养老,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手段,提高养老服务的提供效率和服务水平。这块蓝色大屏是街道养老服务的“大脑中枢”——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它构建起了辖区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服务相融合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在这个平台上,不仅录入了街道辖区老年人的健康情况、家庭住址、紧急联系人等基本信息,还根据独居、空巢、残障等6种类型进行分类,为他们建立专属信息档案,实现精准化服务。
然而,目前的养老场景里,还有等待着智慧化养老技术覆盖的空间。例如,智慧养老的模式上,需要不断进行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升级,可以通过结合不同地域、文化、经济等因素,提升智慧养老技术的性能和功能,实现更高层次的智慧养老服务。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