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为何要用机器人做手术?
骨科医生作为临床界的“木匠”,已经“身体力行”地用切、锯、锉…的方式做了很多年手术。机器人会带来更好的效果么?尝试使用、收集数据、验证效果的过程,是漫长的。习惯亲自动手的医生们,面对新工具,确实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况且这个有源三类大设备,比单纯的“冷兵器”手术器械贵了不少。
但毫无疑问的,医生也需要像别的行业一样,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拥抱新技术。解放军总医院关节外科医生在会上说到,从2016年到2023年,“手术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从一马当先,到百花齐放。
骨科手术大都是硬组织处理,手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的年龄和经验。骨科手术机器人能极大地缩短年轻医生的学习训练曲线,提高手术精确度,推动医疗进步。
以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为例,骨科医生只需经过培训就可以顺利使用开展手术。在学习11~14台手术后,骨科医生的学习曲线会逐步稳定。相比较传统手术,不仅手术精确度会提高,整场手术时间也会逐渐缩短。机器人辅助手术可以提高假体安放精度和准确率,有益于获得更长的假体寿命和更好的关节功能。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得更好,满意度更高。
特别是,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无需截骨导板、无需有创固定、无需更换刀具”,带给了临床医生更多的便利和更优的手术效果。
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经过了可靠的临床试验认证。据了解,多家医院临床中心共同完成了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手术试验研究共166例,术后理想恢复准确率达85.4%(手工65.6%),结果充分证明了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可以辅助医生实现更精准、可靠的手术。
02
如何将先进的机器人
在关节置换手术中落地?
机器人在临床的应用,是一个长期的、稳扎稳打的过程,需要医工深度结合的团队,持续努力。
元化智能的创始人孟庆虎和孟李艾俐是一对“海归”夫妻。作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孟庆虎先是回到香港中文大学做教授,之后选择了到深圳发展,目前在南方科技大学任教,担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系主任,并任元化智能首席科学家;曾经有丰富创业经验和管理经验的孟李艾俐,担任公司的董事长。
得益于公司技术团队雄厚的研发实力,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系统于2021年11月进入NMPA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特别审查程序并于2022年4月获批上市(国械注准20223010510),是当前第一且唯一一款进入NMPA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特别审查程序并获准上市的开放式植入物数据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系统。
2022年8月,公司成为工信部、药监局组织的国家级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智能辅助治疗设备方向的十家揭榜单位之一,是国内关节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唯一揭榜单位。同时,还荣获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目前唯一的“产业创新基地”授牌。
考虑到临床使用的需求,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加入了如下功能:
兼具测量截骨法和间隙平衡法,术中截骨更灵活;
无需截骨导板,能实现亚毫米级精确截骨;
术中可准确评估骨面软骨厚度,手术方案更准确;
六次截骨只需一次标定;
一套刀具完成六面截骨;
腿部无需有创固定,操作更简单,创伤更小。
2023年3月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系统(新增髋关节适应症)获批上市,成为首批国产自主研发的髋膝关节一体机。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全辅助髋关节置换术,进一步实现了如下功能:
可精准定位磨骨、置杯位置及角度,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
适用于后外侧入路、直接前侧入路等多种体位手术;
磨骨进程分色显示,安全边界实时保驾护航;
可视化引导股骨颈截骨;
自研手术工具,安装快捷、使用灵活。
同时,基于同平台开发的单髁与脊柱适应症已经启动临床方案讨论,并计划在今年进入注册审批流程。
临床需求和产品实现,是一个相辅相成,持续演进的医工紧密协作过程。从本次会议上到场医生的分享,我们感受到,元化智能的研发基因与临床端需求无缝衔接,极具生命力。
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手术机械臂、导航系统和全部软件的自主研发由骨圣元化完成,在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具有领先水平。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经过了多次升级迭代,髋膝同体,可一键切换;适配多平台假体;本地数据处理患者数据更安全;采用集成动力,安全磨骨;六次截骨只需一次标定,无需更换刀头。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