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CAIVD统计,目前主营体外诊断上市企业(体外诊断业务营收占比达50%以上)共计:59家(泛生子信息待披露)。涵盖生产、服务(第三方医学检验ICL)、流通(贸易)三个板块。其中生产型企业43家(包括2家主营体外诊断实验室耗材的企业),服务型企业11家,流通型企业5家。自2004年主营体外诊断上市第一股科华生物到目前最新上市的英诺特都是在见证着我国体外诊断产业的发展,小编汇总了2022年主营体外诊断企业半年报信息,以飨读者。
国内主营体外诊断业务上市企业2022半年营业收入分析
2022年主营体外诊断企业半年报总计营业收入1267.84亿元,其中生产型企业营业收入890.22亿元,占总比70.21%。服务型企业营业收入280.84,占总比22.15%。流通型企业营业收入96.78亿元,占总比7.64%。根据小编整理的上一篇文章《总市值逼近5500亿!58家IVD上市企业下半年是否会延续高增长?》2021年国内主营体外诊断业务上市企业总计营业收入:1450.32亿元,而2022半年营收已达1267.82亿元,相信在2022年底的时候,2022的营业收入会远超2021!
主营体外诊断业务生产型企业2022年半年营收
主营体外诊断业务生产型企业九安医疗以232.67亿元的营收荣登榜首,据该公司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将主要精力和资源投入到 iHealth 试剂盒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中,员工上下一心、勇往直前,陆续攻克了 FDA EUA 认证、生产及供应链、物流等多个难关。在2021年12月到2022年3月的美国新一轮疫情高峰时期,因为当时美国本土制造提产速度不及预期,相当长时间内检测试剂呈短缺状态。但作为防疫产品,试剂盒需要尽快的送到用户手中,让更多的人完成更多的检测。公司面临需要快速提升产能的问题,除了自主生产,还选择与具有一定规模、具备生产能力以及相应资质的外协工厂合作,不仅保障了iHealth试剂盒的供应,还能更灵活的调节产能,公司合作的外协工厂近 40 家,遍及十多个城市。由于 iHealth 试剂盒产品在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大幅增长。
主营体外诊断业务服务型企业2022年半年营收
主营体外诊断业务服务型企业迪安诊断以107.53亿元的营收荣登榜首,报告期,公司建立血液病、实体瘤伴随诊断、病原体宏基因三大重点产品项目组,将技术平台拓展、临床端服务及疾病解决方案紧密契合;搭建了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开发了血液病 MICM 综合诊断系统;开发了基于全外显子、家系全外显子以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与遗传病分析流程,能够完成各类遗传性疾病的筛查与诊断;NGS 中心升级与开发 10 余款产品,共发出报告 20000 多份;随着二代宏基因组检测产品上市及助推三代靶向测序产品、技术优化与性能验证,推出业内首家宏基因组检测综合解决方案。
主营体外诊断业务流通型企业2022年半年营收
主营体外诊断业务流通型企业润达医疗以47.61亿元的营收荣登榜首,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7.61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2.21%,主要系报告期内 3-5 月份上海、东北等地区发生疫情反弹,导致院内常规检测需求阶段性下滑,随着上海、东北等地区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公司各项业务逐步恢复增长。
当然除了主营体外诊断业务上市企业外,像迈瑞医疗体外诊断类产品营收51.43亿元、万泰生物诊断部分实现收入15.60 亿元。复星医药、乐普医疗、义翘神州、威高股份、金斯瑞生物、禾信仪器、海尔生物、中源协和、新华医疗、优宁维、百普赛斯、康泰医学、天瑞仪器等企业都有着不错的业绩表现。
当下还有很多企业申请上市,2022年6-8月间,全式金生物、翌圣生物、荣盛生物、思路迪、达科为生物、微策生物、乐普生物、沃文特生物、华大智造、近岸蛋白质都已提交上市申请,部分已经审批通过。
新冠疫情肆虐已经近3年时间了,古有俗语“大疫不过三年”,新冠疫情造就了一些“机会营销”获利的企业,但也负面影响了另外一些没抓住“机会营销”的企业。对获得新冠试剂注册证和出口许可的企业来说,“机会营销”给企业带来了市值高、营利能力强的巨大鸿利,而对受疫情影响没有抓住“机会营销”的一些企业来说,则受到了成长乏力、估值低、进程缓的影响和挑战。这对于抓住了这次“机会营销”鸿利的且产品较单一的体外诊断生产企业来说,是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应该尽快思考和战略布局疫情常态化时代中自身企业的发展路径,尽快筛选符合自身战略发展需求的产线合作方向,与体外诊断产品企业通过资本等方式进行战略合作,以此来补短板、抓机遇、扩大产品以迎接疫情常态化时期的新挑战。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