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创新网作者: 李子君
无论是网上咨询,预约诊疗,还是根据体检报告求得健康管理建议,大家早已爱上了互联网医疗,习惯于看病之前先「动动手指」,找到靠谱医生。
疫情激活线上诊疗,加上政策频现利好,互联网医疗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公立医院、互联网企业、民营医疗、医疗信息化企业纷纷入局,参与方越来越多。
李小梅是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华信医院)心脏中心小儿科主任。她的患者90%以上不是本地线下挂号而来,而是在互联网问诊之后,不远千里来到北京并走入她的诊室。
北京大医院云集,从不缺乏名院、名医,人们很容易手持各种医院排行榜直奔拥有最强专科的那家医院。在当下病人就诊尚未完全实现从「认庙」向「认和尚」转变的时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每天数十名家长带着患儿来到这家三级医院?很显然,互联网在其中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
如今,互联网医疗已成为新时期医生与患者交流的重要渠道。医生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态度,也从最初的观望,到亲身实践,再到主动参与规划。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家属,更会在挂号前首先到网上查找医生信息,以便更加精准地找到最能帮助到自己的那名医生。
终于与线上沟通多时的「大神」见面了
王薇(化名)一家来自浙江,儿子东东刚出生时活泼可爱,能吃能睡,但刚满三个月的时候,却总出现嗜睡。
于是,王薇和丈夫带着东东在浙江一家三甲儿童专科医院做遍了检查,发现孩子患有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发作时心跳每分钟200多次。夫妻二人决定,带着儿子北上进行手术。
浙江的医疗资源并不匮乏,临近的上海亦有多家大型儿童专科医院,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源于王薇在网上找到了做儿童射频消融术手术最好的医生李小梅。
王薇花了一天的时间,细致地查看李小梅回复与东东一样病情的问诊建议。这位耐心温柔、专业技术过硬的医生一下就打动了王薇。从那一刻起,李小梅在王薇心里,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注册之后,王薇将东东的诊断报告、症状和用药情况进行上传。不到2个小时,就收到了李小梅的回复。在反复沟通十余次之后,小两口笃定了赴京手术的决心。
从线上到线下,王薇一家人这条路走得并不顺畅。刚刚入冬,各地抗疫工作颇为焦灼。进京需要48小时以内核酸检测报告,而到了北京安顿下来之后,入院就诊又可能已经超过了核酸检测的有效时间,需要再做检测。
究竟从哪天开始请假、什么时候做核酸、购买哪天的高铁票,对于这些问题,小两口心里一直没底。「下周三有床位,来了可以直接办入院,不用再到门诊找我,马上就能安排手术。」面对不知所措的王薇,李小梅在问诊平台上将住院时段准确地交代给她。
收到信息后,小两口马上在约定的时间来到医院,如期办理了住院手续。
通过半个多月的网上沟通,李小梅已经对东东的治疗方案成竹在胸。手术顺利进行,住院期间,王薇一直陪护在孩子身边直到一周后出院,丈夫则租住在医院附近一家快捷酒店。前前后后,一家人仅在北京住了不足10天,这对家境并不富裕的王薇一家来说,是件莫大的幸事。
回到家乡后,东东是否还要进行后续检查和治疗,王薇都在问诊平台上与李小梅沟通。这样的术后跟踪随访,让医患双方都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李小梅告诉健康界,如果孩子恢复得好,一家人就不用再来北京,避免了舟车劳顿。
医生在网上劝年轻小伙「好好活下去」
除了在预约手术、慢病管理、术后随访等环节,互联网医疗发挥了巨大作用以外,帮助患者精准预约找到「对的人」,也是当前互联网医疗的重要作用。
在互联网医疗尚未在所有患者中「深入人心」之时,并不是每名患者都能像王薇一家这么幸运,能够在互联网上第一时间找到与自己最为匹配的医生。
27岁的小伙子孙辰(化名)发现,自己跟女朋友在一起时,根本无法「办成事」。源于「疲软不堪」,孙辰不仅在女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连工作和学习都因此受到了影响。
因为羞于启齿,他无人可以倾诉,也不敢走进正规医院。于是,孙辰误打误撞地走入了一家「xx系」男科医院。原本以为看到了治愈的希望,却不幸成为「待宰羔羊」。不仅打针吃药花了2万多元,其症状却没有丝毫改善。
有一天,孙辰照常在网上搜索自己的病情,碰巧进入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在这里,他看到了国内知名男科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主任医师张志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把症状和经历告诉了张志超。没想到,张志超要求他马上停止目前极为不正规的治疗,而是到当地大医院进行性神经敏感度测试等检查。
曾经受到过欺骗的孙辰抑郁状态越来越重,此时的他已经十分绝望,并对张志超表达了想要轻生的念头。于是,张志超又干起了心理疏导的工作。他告诉这名年轻的小伙子,人生未来的路还很长,要好好活下去,他的症状很像勃起功能障碍,30岁以下的患者有90%经过规范治疗都可以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
与张志超约好就诊时间,2021年11月,带着所有检查报告的孙辰登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走进张志超诊室里的那一刻,小伙子终于见到了这位「如父如兄」的医生,张志超也第一次看到了这个自己曾在网上苦心开导的腼腆男孩。
经过一段时间用药治疗,孙辰的状态越来越好。他发自内心地感谢张志超,亦感恩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医疗将成患者刚需
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医院随时有可能因为突发疫情停诊,患者出门看病甚至跨省就医更成为一项「奢侈品」,这加速了患者就医习惯和流程的改变,亦成为互联网诊疗加速发展的「助推器」。
无论是网上咨询,预约诊疗,还是根据体检报告求得健康管理建议,大家早已爱上了这种便利,习惯于看病之前先「动动手指」,找到靠谱医生。
2021年11月25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微信服务号发布信息,所有科室均已开通互联网诊疗服务。此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要求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医疗为京外患者提供远程诊疗服务,鼓励外地患者在当地通过互联网诊疗或互联网医院开展复诊服务,医生可以根据复诊患者的病情在线开具处方。
在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结束后,患者家属若选择在线购药和配送到家,可选择相应的零售药店,并接受「快递到家」服务。截至11月20日,北京市22家市属医院中,21家获批互联网诊疗资质,且已上线运行。
中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研究课题组发现,近年来,互联网诊疗服务的患者数量不仅实现稳步增长,而且医患交流也更为密切。其中,医患交流次数,2021年是2017年的4倍还多。
事实上,互联网医疗已为医患搭建了相比过去更加便捷的沟通桥梁,正成为患者的刚需和全社会的共识。
当然,在互联网诊疗过程中,医患之间相互的匹配程度尚需互联网医疗机构优化提速,这样的诊疗模式也在倒逼医疗机构加速发展互联网医疗,树立医院和医生品牌,从而给患者提供更多维度的服务。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