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亦庄智造”惊艳亮相医疗器械博览会

时间:2025-4-23 9:04:50点击: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许淑芳)近日,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北京经开区(北京亦庄)多家企业携自研创新产品参展,并于展会期间新发布多款全球首创、国内首创、业界首创,如AI导管塑形机器人、IVB骨专科智能影像解决方案等,涵盖影像诊断、智能医疗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北京亦庄在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强联智创:全球首创AI导管塑形机器人实现让导管自动认路

  “这是全球首款AI导管塑形机器人,能够实现‘让导管自动认路’。它的发布将推动神经介入手术智能化的进一步升级。”展览第二日,强联智创发布新一代导管塑形机器人,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秦岚在发布现场说道。据介绍,在工作过程中,AI导管塑形机器人首先基于患者的影像数据进行3D血管重建和自动测量,然后依托强联智创“智能大脑”先进的AI专利算法,实现对病情的自动诊断和导管路径的制定,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塑形方案,同时依托机器人的“微手指”和“微递送”技术,实现在微米级精度下完成全自动化的导管塑形操作。

  “与传统人工塑形相比,机器人塑形效果更好。”秦岚表示,相关研究表明,机器人塑形可使导管一次性到位成功率提升45%,5分钟内到位成功率提升88%,大幅减少手术并发症,提升一次性治愈率,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据悉,该产品完全由我国原创、原研、原产,其关键核心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得国内外数十项技术专利,并荣获国家级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国家科学技术成果评价的最高级别——国际领先水平、北京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届应用算法大赛医疗赛道金奖等多项荣誉。

  “未来,我们将推动塑形机器人的持续迭代进化,满足广大患者的切实需求,无论是在大医院还是小诊所,无论是急诊手术还是择期手术,都要让每个患者享受到这一先进技术带来的优质医疗服务,让AI的温度更加触手可及。”秦岚如是说。

  赛诺威盛:国内首创大孔径智慧3D靶心CT重构诊断逻辑

  步入赛诺威盛展台,映入眼帘的是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作为大孔径专科化CT解决方案的开拓者,赛诺威盛此次全方位展示了其在精准影像领域的深厚积淀与突破性成果,并首次发布256层智慧3D靶心CT——AlphaCT 868擎天256和针对站立位CT设计的IVB骨专科智能影像解决方案两款重磅产品。“其中,AlphaCT 868擎天256为国内首创的82cm超大孔径的智慧3D靶心CT,以技术突破重构诊断逻辑。针对站立位CT设计的IVB骨专科智能影像解决方案属于行业首创,将有效填补市场空白。”赛诺威盛市场营销副总裁马晓东表示。

  AlphaCT 868擎天256搭载三重智慧平台:智慧靶心平台能够实现毫米级病灶锁定,分子级超微结构刻画,同时降低40%无效辐射,提升CT检查安全性;智慧联合平台凭借0.235秒超高转速,实现多模态诊疗的“时空折叠”,重塑临床效率标杆;智慧AI平台则实现从“人控”到“智控”、从“诊断”到“预判”的跨越,为精准医学开辟更多可能性。

  针对站立位CT设计的IVB骨专科智能影像解决方案则借助专科化AI算法、高精度三维重建与智能影像分析技术,实现自动全身骨测量,脊柱侧弯评估、矢状位平衡测量、下肢力线分析等,使骨骼结构得以清晰还原,显著提升骨科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同时为复杂骨科手术提供可视化术前规划,显著提升手术安全性与操作效率,最终实现精准诊疗。

  此外,展会期间,GE医疗中国还首发Apex量子平台系列CT。该产品由位于北京亦庄的GE医疗北京影像设备制造基地全面国产制造,其最快转速达0.23秒,可实现无心电门控的心脏扫查,并通过“源啓”智能工作站提升诊断效率,推动超高端CT技术普惠化。长木谷携创新产品ROPA骨科智能手术机器人参展,该机器人结合AI规划算法与机械臂精准操作,实现全膝、全髋、脊柱等复杂骨科手术的智能化升级。

  从影像诊断到手术机器人,北京亦庄通过AI赋能,实现从“设备制造”到“智慧医疗”的跨越,这些技术突破不仅重塑诊疗逻辑,更以中国智造的力量推动全球医疗技术普惠化。未来,北京亦庄将继续以创新驱动为引擎,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为全球医疗生态注入更多“中国方案”。

来源:亦城时报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上一篇:从上海医疗展会看兆威机电,智能驱动革新医疗场景

下一篇:第23届上海国际医疗旅游展览会在上海举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