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024北京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 上海展 北京展 深圳展
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媒体中心
行业新闻

创新刻入新医改,微医等数字医疗平台能否缓解看病难?

时间:2021-4-15 18:16: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点击:

2021北京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为你解读:

来源:新浪财经

著名历史学家哈罗德·埃文斯在他的著作《他们创造了美国》一书中总结道:科学家探索发现,发明家寻求解决方法,创新者致力于将某项解决办法实现大众化。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创业者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帮助人们实现了衣食住行各方面体验的飞跃。正如有评论称,假如某个领域可以被互联网深刻改变,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被改变,那么这个领域正是互联网企业的机遇所在。

最近,互联网医疗又火了。从2009年中国以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为目标启动新一轮医改开始,很多创新创业者把目光投向了这个领域。面对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支付方式单一、慢性疾病管理风险等棘手难题,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目标很明确:通过连接和赋能医疗资源供给侧,让患者看病少跑腿、更便利,让更多群众能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尽管这是一个极端严肃和封闭的行业,但十年间也燃起了“星星之火”:互联网医院、在线诊疗、人工智能等创新手段快速迭代升级并落地铺开。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越来越多企业在创新中找准了用户痛点及价值。就在新医改启动的同一年,淘宝“双十一”促销登上互联网历史舞台,如今线上购物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消费零售的线上化率超过25%。医疗的数字化进程尽管来得慢一些,但是互联网医疗企业的创新探索从未停止,特别是经过2020年疫情的催化,老百姓越来越习惯于通过互联网医院咨询、问诊、购药。阿里、京东、微医等行业的先行者和探索者的模式逐步得到验证,也已登陆或即将登陆资本市场。

行而不辍,谁能解用户看病几大难?

2005年,新华社发表文章《全国人民上协和》曝光了大医院门庭若市的现状。时隔多年,情况未见明显好转。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在中国3.4万家医院中三级医院仅占8%,但这8%的三级医院承担了全国超过50%的就诊量,让本来已经分布不均的医疗资源配置更加不平衡。推行医改多年,不少老百姓仍觉得看病贵、看病难,在大医院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仍为常态。生活在偏远地区的老百姓,更难接触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2010年,在互联网技术的催化下,众多企业迈入医疗健康行业,从用户最简单的需求切入:排队少一些,看病更方便一些。

现在,当人们清楚知道该看哪个科室时,可直接在线查询医生的坐诊时间并预约挂号;如果不了解该看哪个科、哪个医生,在平台上输入病症描述,就有匹配推荐,随后既可以选择在线咨询医生,也可以预约线下就诊,不再“病急乱投医”。

这种精准的匹配推荐背后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支撑。以最早开始做预约挂号的微医为例,微医主要通过连接医院的信息系统(HIS)或公共预约池源提供预约服务。为了实现精准推荐,微医创建了覆盖疾病、药物、症状、医院等超过84万种标签,再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分诊系统,将用户的需求与合适的医生进行精准匹配。用户授权后,还可以生成电子健康档案,帮助监测、改善用户的健康状况。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微医已连接全国超过7800家医院,提供了约9000万次的挂号预约服务。

2015年,互联网医院新业态出现。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成立,掀起互联网医院建设热潮。自此,中国数字医疗切入到医疗服务的核心,并打通多个服务闭环,升级为包括线上预约、复诊、电子处方、配药服务、医保支付等完整服务。

上述创新服务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了作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部分线下医疗机构身兼疫情防控重要责任,用户的日常就诊需求亟待满足,微医、阿里健康等多家企业挺身而出,选择“空中支援”。

疫情期间,用户可以通过各类专业平台在线免费咨询医生,除了因鼻塞、咳嗽等问题向医生寻求帮助外,如果有因为疫情产生的焦虑、紧张情绪,也可以在线咨询心理医生。在当时疫情最严峻的武汉地区,为保障很多需要长期、定期服药的慢病用户购药需求,微医打通互联网医院医保服务,部分慢病患者在线就能完成复诊、开药、支付,在家等待送药上门即可。

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第三方平台2020年的在线诊疗服务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约20倍。

为了满足用户日常用药需求,叮当快药、美团送药以及大型连锁药店纷纷发挥配送优势,为用户提供OTC药品30分钟送达的上门服务,药品零售的互联网化迅速实现。

破旧立新,“以健康为中心”从何而来?

在老龄化、快速城镇化等压力下,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心理疾病等慢性疾病成为中国人口最主要的健康威胁。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从单一的疾病治疗逐渐发展为健康综合管理。健康中国战略也提出从“以治病为中心”走向“以健康为中心”的目标,并希望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

可实际上,在全民医保覆盖的当下,依然缺乏对快速增长的大量慢性疾病患者的长期积极管理。

部分企业尝试以智能硬件切入,以智云健康为例,用户需要定期上传血糖数值,获取健康指导。为了便捷慢病患者购药,阿里健康、京东健康也提供部分慢性病用药、保健品的电商销售渠道,这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部分患者的用药需求。

但慢病是需要专业化管理的终身性疾病,单靠药品、数据监测难以实现健康管理的目标,院外能否开展有效的慢病管理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疾病演进以及生活质量。

破旧立新,数字医疗看准了庞大的慢病群体和慢病的复杂性、长期性,开始尝试用数字化的手段对患者进行全周期的疾病管理。就在过去的两年间,全国首个由互联网医院赋能、医保直接结算的数字慢病管理服务模式在山东泰安跑通。

用户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获得从个性化的治疗及康复方案、复诊、开方、配药、监测会员的重要指标,到有关饮食、运动的定制化指导的各类数字慢病管理服务。另一方面,凭借当地医保定点的资质,部分服务可直接通过医保在线支付。

公开信息显示,微医在山东泰安仅用一年多时间,使当地的慢病用户2020年单次处方金额较2019年减少约12.7%,人均就诊时间从原来的23小时下降到30分钟。

如业内人士解读,互联网医疗真正开始做大医院没有精力做,基层医院没有能力做的事情,成为传统医疗服务体系的一种有效补充。

创新的最大价值在于为用户解决难题,而能否规模化向其他区域推广复制则是验证创新的重要标准。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用户就医的可及性、经济性都已得到提升,在更广阔的未来,数字健康产业若能钻研用户痛点,专注创新和服务升级,不仅可以解决用户健康难题,也能获得自身的快速增长。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