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025北京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 上海医博会 深圳医博会
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媒体中心
行业新闻

大模型创造医疗新质生产力 第三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AI+医疗”分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25-3-5 13:38: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点击:

2月28日,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三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AI+医疗”分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场分论坛由百川智能与门头沟区联合主办,以“大模型创造医疗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通过协同、高效的沟通对话,加速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创新应用。来自国家卫健委、北京市和门头沟区相关政府部门、专家学者、龙头企业、投融资机构代表200余人出席本场分论坛。

论坛现场,来自清华大学、协和医院、阜外医院、广安门医院、顺禧基金、百洋医药、百川智能的领导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创新成果进行了深度分享。百川智能认为AI医疗是通用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应用领域。2月13日,以Baichuan M1大模型为底座打造的“AI儿科医生” 已经正式在北京儿童医院上岗,开展“AI儿科医生+多学科专家”的双医并行多学科会诊。

在本次AI+医疗分论坛上,门头沟区卫健委、百方智能(百川智能全资子公司)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此次合作将聚焦国家卫健委"2025年十项重点任务",通过整合区域政策优势、优质医疗资源及算力基础设施,构建"大模型+大算力+大应用"三位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重点推进三大战略:

一、示范区创建与AI家庭医生应用

双方共同打造以全国首个AI家庭医生为核心引擎的“全民主动健康示范区”,推动基层医疗智能化转型。通过“AI医生+真人医生”协同创新,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二、科技重塑健康治理格局

AI家庭医生利用大数据动态追踪个体健康画像,提供个性化健康方案。同时,联动社区、医院与家庭,打造“预防-诊疗-康复”无缝衔接的服务网络,推动健康理念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

三、探索AI+医疗创新模式

共同探索AI医院、医疗大数据分析、智能医疗设备研发、远程医疗等领域的合作机会,将“门头沟经验”形成可复制的AI医疗技术标准及服务范式,为全国基层医疗智能化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方案”,助力更多地区实现医疗智能化转型。

“此次合作标志着医疗AI进入场景化落地新阶段”,门头沟区卫健委负责人表示,“我们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临床诊疗路径的深度耦合,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AI全科医生’,把治疗为中心转变为患者为中心、被动健康转变为主动健康、循证医学转变为精准医学”。

本次大会还围绕“医疗大模型+机器人”“医疗大模型+医康养”两个主题设置了圆桌论坛讨论环节。参会嘉宾认为“医疗大模型+机器人”在未来将极大地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而面对目前传统医疗数据不足的问题,专家们提出通过AI随访可以实现全病程、持续性的数据收集,在未来将极大助力医生和药企对真实世界的研究,推动大健康产业智能化转型与医学研究范式的突破。

当前,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将围绕优质医疗资源,构建医疗监管机制创新、医院与医生科研成果收益均衡以及医院信息系统智能化升级三位一体的“北京医生”医疗大模型平台,释放医院、医生、大模型企业协同创新潜力,促进医疗、医保、医药等“三医”联动,建立高质量医疗数据标注库和医疗大模型训练可信空间。

门头沟区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着力建设“中国心谷”,带动心血管领域创新药械产业快速发展。依托京西智谷人工智能产业基座,推动医疗大数据共享与应用,激发医疗数据要素价值,数字化赋能创新药械产业发展。紧抓北京市数据跨境共享“先行先试”有利契机,加快数据底座建设,着力构建心血管领域为特色的医疗器械产业场景开放与数据赋能“生态圈”。聚力擦亮“京西智谷”新名片,持续提升“中国心谷”品牌影响力,为医疗人工智能产业未来发展添砖加瓦。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