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贸易迎来全面复苏,出口额同比增长5.85%,达到440.16亿美元,成为医疗产品整体出口增速最快的板块。与此同时,2025年1月国内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呈现显著回暖迹象,销售金额同比增幅超47%。在政策支持与全球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行业内外展现出强劲增长活力。
一、医疗器械出口:新兴市场崛起,多元化布局深化
传统市场稳中有升,美国仍为最大出口目的地。2024年,美国作为我国医疗器械第一大出口市场,占比近25%,出口额同比增长7.75%,其中一次性医用耗材为主要支撑品类。德国、荷兰、英国等传统市场也保持增长,低值耗材和按摩器具等产品出口贡献显著。
新兴市场表现亮眼,巴西、中东增速突出。巴西市场出口额达10.55亿美元,同比增长19.33%,中国已成为巴西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数量最多的原产国。中东地区出口额创历史新高,对阿联酋、沙特等16国的出口同比增长13%,达20.39亿美元。第50届ArabHealth展会上,800余家中国企业集中亮相,进一步巩固区域合作基础。
“一带一路”与独联体国家潜力持续释放。2024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医疗器械出口同比增长6.46%,达160.6亿美元;俄罗斯作为第五大出口市场,IVD、影像设备等高端品类需求增长显著。此外,我国与白俄罗斯医疗合作深化,出口额首次突破1亿美元,同比增长26.81%。
二、影像设备市场:需求激增叠加政策红利,行业景气度攀升
多品类销售数据大幅增长。2025年1月,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全面回暖。超声设备销售金额与数量同比分别增长超48%和54%;CT销售额增长53%,超高端及光子CT采购占比提升。DSA销售金额与数量同比增幅均超70%,DR销售金额同比激增161%。内窥镜等品类亦保持30%以上的增速。
政策推动基层医疗设备更新。国家发改委于2025年1月宣布,将投入100亿元支持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为县级及乡镇医疗机构更新CT、B超等设备。叠加各省市采购计划落地,政策红利加速释放,设备更新需求将持续驱动市场扩容。
技术创新成长期增长核心动力。国内企业在高端影像设备领域的技术突破,如超高端CT、智能放疗系统的研发,进一步强化了国产替代能力。随着AI、云平台等技术深度融合,设备智能化水平提升,为未来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总结: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在全球化布局与本土政策支持的协同效应下,呈现出口与内需双轮驱动的增长格局。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多元化战略,逐步构建起国际竞争力,行业长期发展动能充沛。
本文源自:金融界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