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AI技术的热潮席卷全球,医疗行业也不例外。
随着Deepseek等AI技术的广泛应用,医疗领域的创新步伐正在加速。
作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军企业,宝莱特(300246.SZ)凭借前瞻性的AI布局,正在构建“设备-数据-服务”的智慧医疗生态闭环,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AI医疗:政策红利与技术革命的双重驱动
AI医疗是中国医疗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国家层面早已对此高度重视。
自2019年以来,多项政策相继出台,为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例如,“十四五”规划将人工智能列为重点产业,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则为AI医疗产品的商业化铺平了道路。
2023年,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智能医疗”示范工程,广东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更是为跨境数据流动提供了特殊政策支持。
这些政策红利为AI医疗行业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推动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预计2024年至2032年,全球AI医疗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将达到43%,到2032年市场规模将高达4910亿美元(约合3.58万亿人民币)。
这一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企业加码布局。
宝莱特的AI医疗布局:从设备到生态
作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先锋,宝莱特在AI领域的布局早已走在前列。
公司成立于1993年,2011年于深交所上市,主营业务涵盖健康监测和肾科医疗两大板块。
近年来,宝莱特通过AI查房机器人、多参数监护智能体等核心产品的突破性创新,正在构建智慧医疗生态闭环。
AI查房机器人:提升效率,降低负荷
宝莱特的AI查房机器人集成了多模态传感器,能够实现云端数据平台同步,并通过AI模型训练生成疑似诊断与用药提醒。
在硬件方面,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的定位技术,能够动态避障,适应病房复杂环境。
此外,5G高清视频会诊功能使医生可以通过移动端实时查看机器人视角,输出结构化病历,显著提升查房效率,降低医护工作负荷。
多参数监护仪智能体:实时监测,智能预警
宝莱特的多参数监护仪智能体结合了医疗设备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和大数据分析,能够实现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和决策支持。
通过集成嵌入式AI芯片与轻量级AI模型,设备能够进行数据的云端存储与高级分析。
多模态融合传感器通过图神经网络(GNN)融合心电、血氧、血压数据,提升败血症早期识别准确率,并通过5G+VR实现多参数数据与实时视频同步传输,支持远程会诊。
资本市场看好:宝莱特的“飞轮效应”
宝莱特的AI医疗布局已形成独特的“飞轮效应”。
设备装机量的增长带来临床数据的积累,数据反哺提升AI诊断价值,进而推动设备溢价和耗材复购率的提升。
多家券商对宝莱特进行深度调研后,普遍认为其AI医疗布局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此外,宝莱特在国际化布局上的突破也备受关注。
公司在亚太、拉美市场的成功开拓,不仅为其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更使其成为“中国智造”出海的标杆企业。
随着海外市场占比提升至30%以上,宝莱特的估值体系或将进一步提升,有望向国际化医疗器械龙头靠拢。
尽管目前宝莱特的市盈率(TTM)为-14.07,市盈率(静)为-30.89,低于AI医疗板块平均水平,但考虑到其AI产品的商业化落地速度和临床价值,市场普遍认为其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未来展望:AI医疗重塑行业格局
AI医疗正在重塑医疗器械行业的未来,宝莱特凭借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已成为行业变革的引领者。
随着政策红利和市场需求的持续驱动,宝莱特有望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为股东和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
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宝莱特无疑是AI医疗赛道中不可多得的优质标的。
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宝莱特将继续引领行业变革,推动中国医疗行业迈向智能化、数字化的新时代。
结语:AI医疗的未来已来
AI医疗的风口正盛,宝莱特通过AI查房机器人、多参数监护智能体等创新产品,正在构建智慧医疗生态闭环。
在政策红利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宝莱特不仅巩固了自身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也为中国医疗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
未来,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宝莱特有望在全球医疗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成为“中国智造”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